4000萬!餓了么前CEO被刑拘,7人被抓:平臺反腐從遮羞到“止血”

7月24日,一則由上海警方發(fā)布的案件通報在互聯網行業(yè)炸開了鍋:餓了么前物流負責人、曾任CEO的韓鎏,因涉嫌收受巨額商業(yè)賄賂,被警方立案偵查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及金額高達4000余萬元,7人被抓。

圖片來源:上海經偵ECID

這個案子之所以引人關注,不僅因為金額之大、職務之高,還因為它揭開了互聯網平臺物流背后權力尋租的灰色地帶。它不像以往那種工程項目中的灰色交易,而是出現在被認為高度“數字化”“規(guī)范化”的即時零售領域,出現在平臺經濟最核心的“配送神經”上。

而這一切,始于企業(yè)的一次“自查”。

01

從自查到刑拘:平臺反腐從“遮羞”到“止血”

今年5月,餓了么啟動例行審計時,意外發(fā)現高管在物流板塊存在“非正常交易”,隨即通過公安系統(tǒng)的“藍鯨護企工作站”報案。

這不是普通的財務異常。調查人員順藤摸瓜,很快鎖定了核心嫌疑人:韓鎏,餓了么物流業(yè)務掌舵者、即時配送命脈的控制者。

警方反應迅速,短短一個多月就完成收網。犯罪嫌疑人中,3人為平臺內部高管,4人為供應商代表,行賄受賄“配合默契”,時間跨度近一年,金額累計超4000萬元。

平臺選擇主動報警,意圖明確:切割、止損、止血。但外界更關心的是——這樣的人,是怎么一路爬到那么高的位置?又是怎么堂而皇之構建起一個“商業(yè)外掛系統(tǒng)”?

02

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精心設計”的灰產系統(tǒng)

根據警方披露的案情,從2023年下半年起,韓鎏與兩位直屬下屬密謀組建“利益同盟”,以業(yè)務指標、供應商準入、城市運營權作為籌碼,實行“返點制分賬”。

操作邏輯很清晰:只要供應商愿意按比例上繳“合作費”,就能長期獲得高權重訂單、優(yōu)先補貼,甚至在考核中獲得“優(yōu)秀”等級。

一邊是平臺算法給出的“公正分配”,一邊是內部高管“手動加權”決定誰能生存。說白了,配送市場成了權力掮客的提款機。沒有行賄的,是規(guī)則之下的“失敗者”;參與分賬的,才能生存并盈利。

這種不是臨時收點好處的“小打小鬧”,而是一套精密運行的利益模型,是“用權力撬動利潤”的內部灰產。

03

“不是不給你機會,而是你沒送對人”

賄賂并不完全是被動的。根據調查,部分供應商主動“靠上去”,爭取優(yōu)質區(qū)域或防止被清退。有的是“送點心意”,有的是“保住飯碗”,有的甚至干脆就當成“平臺稅”。

怕的不是規(guī)則,而是不知道規(guī)則變成了什么。平臺內部考核、調度、激勵,本應是一套標準流程,卻因為有人能“改分數”“劃區(qū)域”,變成了一種抽象交易。

這是即時零售系統(tǒng)內的“毒瘤”:一個權力驅動的暗箱網絡,掏空了平臺的公信力,也污染了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合規(guī)者失去機會,不合規(guī)者靠“關系”上位,最終的代價,要么由企業(yè)背,要么由消費者和騎手背。

圖片來源:上海經偵ECID

04

隱藏得很深:租房藏贓、宴請變交易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權錢交易,已經不適用于這起案件。

韓鎏和同伙并非直接收現金,而是通過供應商“宴請+禮品+房產租賃”形式隱匿受賄,部分贓款藏匿于多套租賃公寓中,甚至使用親屬、第三方名義操作賬戶。

這不是一時貪念,而是有明確計劃、有協同機制的“系統(tǒng)工程”。用警方的話說,這是一次“高度職業(yè)化的腐敗”。

而這類腐敗,恰恰是平臺型企業(yè)最怕碰到的類型。因為它藏在規(guī)則里、藏在算法背后。外部很難識別,內部很難發(fā)現,一旦形成閉環(huán),就成了“無法被監(jiān)測的系統(tǒng)性漏洞”。

05

韓鎏:閃電上位,驟然落馬

如果不是被爆出案件,韓鎏的履歷可以寫進“互聯網奮斗史”。

他是典型的80后高管,京東出身,2019年加入阿里,快速升任餓了么副總裁,再到蜂鳥即配總裁。2024年3月,被任命為餓了么CEO,堪稱“最年輕掌門人”之一。

但僅10個月后,他被調職“降級”負責物流中心。不久之后就被調查、刑拘。

平臺在3月的“調崗”是否已察覺異常?目前無從得知。但從時間線來看,這很可能是一次試圖“靜悄悄處理”的危機轉移——只是這次,事態(tài)比預估更嚴重,也更難遮掩。

這不是個人的突然失足,而是高管權力缺乏監(jiān)督后的系統(tǒng)性墮落。

圖片來源:上海經偵ECID

06

腐敗誰埋單?算法失靈,生態(tài)污染

即時零售的基本邏輯,是用算法調度資源、用數據激勵績效,實現騎手—商家—平臺之間的效率閉環(huán)。

但一旦高管能干預數據、定向補貼、操控評分,那這一切就失去了公正性。

更關鍵的是,它打擊的是一整批“守規(guī)矩的人”:合規(guī)供應商得不到好區(qū)域,努力經營的團隊被評為“未達標”,投機者靠關系反而橫行。

在一個講求效率、公平、透明的系統(tǒng)里,這種腐敗是致命的。一旦“錢能換規(guī)則”,就沒人再信平臺本身。

07

反腐該系統(tǒng)化,而不是“出事了才報警”

餓了么這次主動報案,是一次正確操作。但反腐不是臨時止血,而該成為平臺治理的基本能力。

長期以來,互聯網平臺習慣以“人盯人”方式管理核心業(yè)務:某個高管負責哪塊業(yè)務,他說了算。這種模式在業(yè)務沖刺期看起來高效,但也極易被濫用。

解決這類問題,不能再依賴“高管自律”或“事后補救”。必須從制度設計著手:明確高權重崗位回避制度;建立獨立審計與數據穿透機制;引入智能風控模型,監(jiān)測異常交易、區(qū)域偏移、評級分布異常等信號。讓系統(tǒng)自己發(fā)現“可疑行為”,而不是靠人肉審核發(fā)現“出事了”。

只有這樣,才能把腐敗的土壤變成“無利可圖的荒地”。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5-07-29
4000萬!餓了么前CEO被刑拘,7人被抓:平臺反腐從遮羞到“止血”
4000萬!餓了么前CEO被刑拘,7人被抓:平臺反腐從遮羞到“止血”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