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提前兩年鎖死蘋果折疊屏訂單:2026年預計產能達1500萬塊

極客網·智能手機7月14日 當三星在韓國牙山市 A3 工廠的 OLED 生產線進入最后調試階段時,這家屏幕巨頭正用一個夸張的產能數字向市場釋放信號:2026 年專為蘋果可折疊 iPhone 準備的面板年產能將達 1500 萬塊。

這個數字遠超蘋果計劃的 600 萬 - 800 萬臺首年產量,與其說是產能規(guī)劃,不如說是三星提前兩年布下的 “技術宣言”—— 用充沛產能的底氣,鞏固自己在折疊屏賽道對蘋果的獨家綁定。

1500 萬產能的陽謀:從獨家供應到長期綁定

三星為蘋果打造的折疊屏生產線,從一開始就帶著 “超額準備” 的意味。1500 萬塊的年產能,相當于蘋果 2026 年預期產量的近兩倍,這種 “產能冗余” 背后是精明的商業(yè)算計。

一方面,用充足產能向蘋果證明 “獨家供應” 的穩(wěn)定性,打消其對供應鏈風險的顧慮;另一方面,提前鎖定未來兩年的獨家合作權,為后續(xù)談判積累籌碼。畢竟,當蘋果的折疊屏機型依賴三星的生產線啟動后,即便未來尋求多元化供應,轉換成本也將高不可攀。

更關鍵的是,這條生產線的技術壁壘幾乎無法替代。分析認為,三星在可折疊 OLED 領域的積累已形成護城河,從屏幕耐折次數、顯示效果到功耗控制,其技術指標仍領先行業(yè)半年以上。蘋果雖慣于推動供應鏈競爭,但在折疊屏這一新興領域,短期內找不到能與三星抗衡的替代者。這也是三星敢放出 “即便蘋果多元化,仍會是核心供應商” 豪言的根本原因。

技術細節(jié)藏野心:7.58 英寸闊折疊屏的差異化陷阱

蘋果首款折疊屏的參數細節(jié),處處透著三星的技術烙印。7.58 英寸的屏幕尺寸、2713×1920 的分辨率、14.1:10 的縱橫比,這些看似隨機的數字,實則是三星與蘋果共同設計的 “差異化陷阱”。與安卓陣營主流的豎折機型不同,這款 “闊折疊” 機型的屏幕形態(tài)需要定制化的 OLED 面板切割、鉸鏈適配技術,而掌握核心工藝的三星,自然成為唯一能滿足需求的供應商。

從指紋識別替代 Face ID 的設計,到 A20 芯片與雙攝組合的硬件搭配,蘋果的每一處選擇都在為 “折疊屏溢價” 鋪路,而這一切的基礎,是三星提供的屏幕技術支撐。售價超 2000 美元的定位,意味著蘋果首款折疊屏將成為高端市場的 “試驗田”,而三星通過提前量產準備,確保自己能從這場高價試驗中分得最大蛋糕。

兩年窗口期:三星的壟斷收益倒計時

對三星而言,未來兩年的獨家供應期堪稱 “黃金收割期”。按照蘋果計劃,首款折疊屏將于 2024 年與 iPhone 18 系列一同亮相,并開啟每年迭代模式。這意味著三星至少能在 2024-2026 年享受獨家供應的高毛利,而 1500 萬產能的規(guī)劃,正是為 2026 年可能爆發(fā)的市場需求提前備貨。

當蘋果的折疊屏機型通過三星屏幕打開市場,即便后續(xù)引入其他供應商,三星也能憑借 “先發(fā)優(yōu)勢 + 技術積累” 維持核心地位。就像在 OLED 屏領域,即便 LG 等廠商后來加入競爭,三星仍占據蘋果高端機型的主要份額。這種 “先壟斷后分潤” 的模式,早已被三星玩得爐火純青。

總之,這場看似簡單的產能規(guī)劃,藏著屏幕巨頭對移動終端下一代形態(tài)的野心 —— 用一塊屏幕,繼續(xù)鎖定全球最賺錢的科技公司。而市場,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場 “技術壟斷” 以 “利好消息” 的名義,提前拉開序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5-07-14
三星提前兩年鎖死蘋果折疊屏訂單:2026年預計產能達1500萬塊
在折疊屏賽道對蘋果獨家綁定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