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互聯時代,智能城市的建設備受矚目。無論是隨處可見的攝像頭還是人們貼身攜帶的智能產品,城市中不斷增長的IoT設備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萬千時空動態(tài)數據。在近日舉行的2019世界物聯網大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字科技首席數據科學家、京東城市總裁鄭宇介紹,京東“城市操作系統(tǒng)”的時空大數據處理能力讓城市中海量數據能用“查字典”方式歸類、獲得,并通過數字網關技術確保數據的安全互通,隨后鄭宇通過智能景區(qū)、智能社區(qū)等案例,詳細展示了“城市操作系統(tǒng)”在智能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萬物互聯時代 要打造“城市操作系統(tǒng)“
作為“城市計算”最早的倡導者之一,鄭宇從2008年開始就和團隊一起研究如何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城市中海量、異構的數據進行高效、有價值的管理、分析和挖掘,從而解決智能城市建設中的公共安全、能源、交通等痛點問題。
鄭宇說,如果把智能城市看成一臺超大型的計算機,面對海量、復雜的數據處理需求,是否能為它裝上一套高效易用的“Windows系統(tǒng)”,來作為智能城市的基石和底座,管理智能城市中的各項資源,解決城市發(fā)展中的問題?在此過程中,他發(fā)現總是無法繞開四個難題,一是缺乏開放生態(tài),二是數據安全問題,三是缺乏持續(xù)的商業(yè)模式,四是復合型人才問題。
針對這些難題,京東城市通過建設城市操作系統(tǒng),將城市中的數據進行數據模型標準化和算法模塊化,將AI能力開放出來,各個參與方基于京東城市操作系統(tǒng),無需重復搭建底層基礎設施,可以直接服務政府、企業(yè)和居民三方,實現生態(tài)上的共贏。
與此同時,京東城市也通過數字網關技術,利用先進的跨域學習技術,在數據不出庫的情況下做到知識共享,打破數據壁壘,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高效“對話“。最后,通過提供信用、停車等服務,來提高項目的運營能力,解決智能城市項目嚴重依賴政府補貼、缺乏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的現狀。
截至目前,京東城市在底層“城市操作系統(tǒng)”的基礎上,已經構建了智能交通、智能能源、公共安全等垂直類產品以及信用城市、AI+產業(yè)發(fā)展、智能停車、智能園區(qū)和智能城市App等場景化解決方案,形成了支撐智能城市開放生態(tài)的產品陣列。
“智能景區(qū)操作系統(tǒng)“可快速找到走失游客
鄭宇隨后分享了基于“城市操作系統(tǒng)”核心技術,打造的某園博園“智能景區(qū)解決方案”。該項目利用物聯網(IoT)、人工智能、云計算、新一代通訊網絡(5G等)、虛擬現實等業(yè)內最新技術,以AI園博操作系統(tǒng)、智能無人服務和全息感知為三大核心特色,從管理、服務、營銷三個方向全面賦能,涵蓋園區(qū)交通、旅游路線、游客消費、園區(qū)能耗等領域的垂直子系統(tǒng),結合園區(qū)建設實際情況,建立營銷新模式、旅游新體驗、智慧景區(qū)新標準,是業(yè)內首例由人工智能主導運營的智能景區(qū)系統(tǒng)。
依托“智能景區(qū)操作系統(tǒng)”,園區(qū)管理者可通過數據中臺實時掌握客流峰值,在高峰期可進行預警,減少公共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同時也可在游客走失時,啟動告警程序,聯動多部門,快速找到走失游客。
鄭宇還透露,目前京東城市還與國內頭部物聯網公司特斯聯合作,推出“智能社區(qū)解決方案 ”。在整個智能社區(qū)解決方案框架中,最底層是“智能社區(qū)操作系統(tǒng)”,它是以特斯聯的智能門禁、智能攝像頭、人臉識別等社區(qū)安防設備、系統(tǒng)及京東數據、政府數據和其他大數據為基底,共同構成智能社區(qū)中臺,依托智能社區(qū)操作系統(tǒng)獨有的數字網關技術和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技術,讓海量數據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高效對話”。
在實現社區(qū)安全的同時,“智能社區(qū)操作系統(tǒng)”也兼具“開放性”,目前正在根據社區(qū)居民的需要,接入更多第三方機構提供的多源數據,為政府、居民和社區(qū)周邊商家提供“善政”“惠民”“興業(yè)”三個層面的服務,更好地滿足居民生活所需的購物、停車、醫(yī)療等需求,共同推進老舊社區(qū)改造的樣本建設。
鄭宇表示,隨著5G、物聯網的迅猛發(fā)展,未來智能城市的建設也將迎來高速發(fā)展時期,京東城市將繼續(xù)深入打造“城市操作系統(tǒng)”,將AI和大數據技術更高效地應用于智能城市各個領域的建設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