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北歐科學之旅:諾貝爾獎趣聞

前不久,老冀跟隨華大基因前往北歐,考察了生命科學的一些情況。前面兩期,老冀給大家介紹了位于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末日種子庫(SvalbardGlobalSeedVault)的情況。

這一期,讓我們轉回瑞典。說起瑞典,恐怕最為人知的就是諾貝爾獎了吧。這個獎是根據(jù)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于1901年開始頒發(fā)的獎項,有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文學、和平5個獎項。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出資增設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一般也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或“諾貝爾紀念獎”。

(圖:諾貝爾基金會辦公室中的諾貝爾肖像畫)

這次老冀會重點說說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這三個科學領域的獎項。諾貝爾科學獎到底有多么出名?我們看到美國最負盛名的大學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每年都會有一個排行榜,列明自己的大學里的教授一共拿了多少個諾貝爾獎,還會把這些科學家的肖像掛在所屬院系的教學樓里,學校也會給獲獎的科學家們預留專門的停車位。

說起來人家美國的大學也有NB的資本呀,據(jù)老冀統(tǒng)計,在過去的116年里,美國人一共拿到了252個諾貝爾科學獎,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老冀曾經去美國一些大學采訪,甚至一些不是那么出名的大學都有那么一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再看看咱們的近鄰日本,也累計拿到了18個諾貝爾科學獎。咱們中國呢,還只有一個屠呦呦,還需要努力呀!

咱們的另一個近鄰韓國對于諾貝爾獎同樣非常熱衷。我們知道到目前為止韓國科學家還沒有得過諾貝爾科學獎,因此在韓國首爾有一條沒有名字的街道,為什么呢?就是為了等到有一位科學家得了諾貝爾獎,然后用TA的名字來命名。

這次老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收購還是挺大的,走訪了諾貝爾基金會和負責頒發(fā)諾比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卡羅琳醫(yī)學院,還先后采訪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JanStaffanNormark和諾貝爾媒體CEO馬蒂亞斯·芬那紐斯。最后,老冀還參觀了每年舉辦諾貝爾獎慶祝晚宴的斯德哥爾摩市政大廳。

(圖:原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Jan Staffan Normark與老冀合影)

先說說諾貝爾獎的產生過程吧。每年春天的時候,諾貝爾獎評委會就會開始收集推薦名單,據(jù)Normark先生介紹,這個推薦名單上往往會有上百萬人之多,有的人都已經被連續(xù)推薦了20多年了。

經過不斷地篩選,到了秋季名單就已經很小了。然后15位評委會在一天內,從這個很小的名單中選出當年的獲獎者,最多不超過三個人。之所以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作出決定,一是為了保證評獎過程的公平公正,二來也是不希望信息泄露。

在擔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評委會秘書長期間,Normark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當評選結果揭曉之后,第一時間給獲獎者打電話。咱們中國人不是經常會接到騷擾電話嗎?老外其實也是挺忌諱騷擾電話的。因此他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雖然說的是英語,但是都會故意露出一點瑞典口音,“你好,我來自斯德哥爾摩……”

不過,剛才老冀也總結了,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居住在美國,與瑞典有好幾個小時的時差。Normark先生打電話的時候,很多獲獎者可能還沒有起床呢。大家都知道搞科研的人比較燒腦,也很辛苦,科學家們?yōu)榱怂瘋€好覺,甚至會帶著耳塞。因此Normark打電話的時候,經常都是他們的太太來接的,再加上其他不確定因素,他有的時候要花上一個小時才能聯(lián)系上獲獎人。所以呢,Normark先生拿到名單之后就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他會一邊吃零食一邊打電話。在這里的辦公室,專門給每位委員都畫了幅肖像,別人都是那種雙手抱肩很正式的姿勢,只有他畫的是打電話的姿勢。

在打電話的過程中,有兩位科學家讓Normark印象頗深。其中有一位科學家是研究幽門桿菌的,他已經被提名好多次了。這次他接到電話之后很風趣地說,之前每年他都會在這個固定的時間里慶祝自己又沒有獲獎,這次終于不用再慶祝了。

還有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年輕科學家得了獎。Normark先生給他打電話的時候,這位科學家可能是實在太激動了,竟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在電話里只聽得見他的呼吸聲。到了當年12月份,他來到瑞典斯德哥爾摩領獎的時候,Normark發(fā)現(xiàn)他其實挺健談的,聊起話題來滔滔不絕??磥砻鎸@么重要的獎項,即使是心如止水的科學家們也把握不住呀!

遺憾的是,Normark先生去年不再擔任秘書長了,所以去年他沒有機會給屠呦呦打電話,老冀也無法知道屠呦呦接到獲獎通知的情景。

為了保證諾貝爾獎的公正公平,秘書長每隔5年就會換人,評委的任期也是“3+3”,每3年就要換一撥人。當然,由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是由瑞典卡羅琳醫(yī)學院頒發(fā)的,15位評委中有幾位來自該醫(yī)學院。部分是由于這個原因,瑞典人一共拿到了8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5。當然,瑞典的醫(yī)學實力本來就很強。

(圖:聲名卓著的瑞典卡洛琳醫(yī)學院,負責頒發(fā)諾貝爾生理學及醫(yī)學獎)

那么,在生物學或醫(yī)學領域,評委會最看重的是什么呢?Normark先生說了一個詞——Discover(發(fā)現(xiàn))。他特別強調,只有在基礎科學領域的重大發(fā)現(xiàn),才具備諾貝爾科學獎的獲獎資格。

而瑞典這個國家歷來就非常重視基礎科學的研究,并且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早在18世紀的時候,卡爾·馮·林奈就創(chuàng)辦了瑞典科學院,并招攬了一大批科學家。此后瑞典一直持續(xù)在基礎科學領域有很大的投入,而很多科學家為了躲避歐洲大陸的戰(zhàn)亂也紛紛移民瑞典,使得瑞典的基礎科學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反觀咱們國家,無論是科研院所還是大學,都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應用科學的研發(fā)上面,而卻不太重視基礎科學。長此以往,咱們的應用科學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閑話少說,咱們回到諾貝爾獎上面。在去瑞典之前,老冀也有一事不明:無論是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都要建立在數(shù)學的基礎上,為什么諾貝爾獎卻沒有設立數(shù)學獎呢?

在老冀的追問下,仍然沒有得到答案——因為諾貝爾獎是根據(jù)諾貝爾先生的遺囑來定的,沒有人知道他在立遺囑的時候到底是怎么想的。有一個比較主流的說法,說諾貝爾先生的數(shù)字一直都不是特別好,因此對于數(shù)學有點成見,所以就沒有設立這個獎。

還好后人算是有所補救,從1936年開始設立了費爾茲獎(國際杰出數(shù)學發(fā)現(xiàn)獎),來獎勵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數(shù)學家們。要不然每年諾貝爾獎頒獎的時候,數(shù)學家們還不得哭暈在廁所里了。

(圖: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每年都會在這里舉行諾貝爾獎歡迎晚宴,獲獎者從臺階上走下來,接受人們的祝賀)

作為一名財經作者,老冀還有一個問題,如今每年諾貝爾獎的獎金額已經達到了140萬美元了,而且已經連續(xù)發(fā)放了116年,會不會坐吃山空?

最后老冀發(fā)現(xiàn)自己想多了,錢能夠花完,也能夠生錢。這次老冀采訪了諾貝爾媒體CEO馬蒂亞斯·芬那紐斯,他說在1896年諾貝爾設立這個獎的時候,當時的資產是500萬美元,當年也算是一筆巨額的財富,相當于現(xiàn)在的2.5億美元。而在過去這一百多年,諾貝爾基金會通過運作,資產已經增值到了5億美元。

怎么運作的呢?說到底還是做投資,主要還是投資股票和不動產,但是為了確保資產的安全,會把主要資金投在相對安全的資產上面,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只要求3.5-4%,看起來似乎不高,不過一直復利起來也是很可怕的。

在諾貝爾獎基金會,我們還問了一個問題:眾所周知,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往往年紀都已經很大了,很多都是爺爺輩了,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諾貝爾獎?

原來,諾貝爾媒體早就成立了一支由7-8人組成的數(shù)字化媒體團隊,他們把85%的精力都放在Facebook的營銷上面,現(xiàn)在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每天有30萬人瀏覽他們在Facebook上的主頁,而到了每年12月諾貝爾頒獎典禮期間,每天的瀏覽量還會暴漲到1000萬人。

老冀也注意到目前諾貝爾獎的官方網站只有英文,他們也表示未來考慮推出中文和印度語版本,以擴大在咱們這些人口大國的影響力。老冀覺得,如果諾貝爾獎與咱們的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體合作,每天的瀏覽量應該不止30萬人了。不過也不能太樂觀了,如今國內關注基礎科學的人其實并不多。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3-14
華大基因北歐科學之旅:諾貝爾獎趣聞
前不久,老冀跟隨華大基因前往北歐,考察了生命科學的一些情況。前面兩期,老冀給大家介紹了位于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末日種子庫(SvalbardGl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