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Analysys易觀發(fā)布的《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季度監(jiān)測分析2018年第1季度》顯示,2018年第1季度,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到233.5億元,同比增長7.1%,環(huán)比增長19.8%。其中,途牛市場份額仍舊位列第一位,達到28.4%。
5月24日,途牛發(fā)布的最新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途牛非美國會計準則的凈虧損為2380萬元,同比下降89.5%。在凈虧損同比大幅下降的現(xiàn)狀下,易觀季度監(jiān)測分析數(shù)據(jù)進一步肯定了途牛在在線度假旅游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繼續(xù)向好的趨勢。
外部沖擊未撼動整體格局 途牛Q1市場份額達到28.4%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本季度得益于元旦、春節(jié)和清明三大假期的支撐,在線度假旅游市場交易規(guī)模較上季度有所提升。具體來講,2018年第1季度出境游、冰雪游和海島游是主流旅游產品。其中,出境游受熱門目的地馬爾代夫和巴厘島的安全事件影響,市場預期差。但歐洲等長線出境旅游目的地和新目的地乘勢接棒,沖淡了在線度假旅游市場遭受的消極影響。
以途牛為例,今年一季度,隨著歐洲經濟強勁復蘇,歐洲方向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80%,與此同時,其他地區(qū)也有明顯增長,例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方向的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30%。
盡管受外部沖擊,在線度假旅游市場整體格局未變。2018年第一季度,途牛市場份額達到28.4%,依舊位居行業(yè)第一,第二名攜程的市場份額為25%。二者居于第一梯隊,較其他廠商具備明顯領先優(yōu)勢,市場集中效應明顯。
Analysys易觀分析表示,由于流量成本日漸走高,各廠商不斷引入新技術、嘗試新傳播模式的同時積極強化用戶對企業(yè)品牌的認知來升級品牌形象,借以提高品牌溢價,深度挖掘存量市場潛力。
除結合專屬會員服務、專業(yè)訂單能力形成差異化的客戶服務能力,促進老客戶交易額占比提升外,途牛還持續(xù)拓展自營門市提升曝光度、增加客戶量,并通過為客戶提供線上專業(yè)加線下專屬的高質量旅游新零售服務,形成口碑傳播提升品牌影響力,驅動企業(yè)進一步發(fā)展。一季度,途牛自營門市對公司打包旅游產品交易額的貢獻首次超過了10%。截至2018年4月30日,途牛今年共計新增51家自營門市。
此外,途牛還嘗試在熱門目的地設立自營門市,更直接地接觸出游中客戶,獲取更多服務和潛在銷售的機會,促使客戶獲取場景不再局限于用戶出游前,而是延伸至出游中甚至歸來后,同時助力品牌推廣、用戶復購。
線上服務及線下接待能力雙提升 夯實度假旅游護城河
為了滿足游客體驗升級需求,途牛還不斷強化全球目的地服務網絡。在產品端,途牛自2018年初開始搭建“目的地頻道”。目前,基于用戶的時間和位置,頻道可智能推薦相關產品,實現(xiàn)碎片化旅游在線預訂,還可以向用戶提供不同旅游產品間的行程動態(tài)調整,以及行程玩法規(guī)劃,從而更加符合用戶“邊走邊訂”的新消費習慣。
此外,途牛還發(fā)力微信小程序,截至目前已推出普吉島、香港等核心目的地攻略小程序,途牛旅游、途牛門票、途牛特惠、途牛旅游機票、途牛圈、途牛問答等6大小程序也已投入使用。小程序支持地圖導購模式,可幫助客戶實現(xiàn)“邊走邊訂”,多維度的途牛小程序矩陣將在微信端形成閉環(huán),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在服務端,國內方向,途牛主要通過隨往旅業(yè)構建目的地接待網絡,為游客提供“無需多選比價”、“專屬客服”、“行程合理”、“消費透明”、“目的地24小時服務”等優(yōu)質體驗,全面提升客戶從挑選產品、預訂簽約、旅途出游、當?shù)胤眨綒w來售后的完整體驗。截至2018年4月30日,隨往地接社數(shù)量增至19家。
出境方向,途牛以“環(huán)球經典”有效拓展全球直接地接。截至目前,“環(huán)球經典”已分別在中國香港以及歐洲、日本、泰國等目的地成功布局。“環(huán)球經典”主要從資源深度直采、行程優(yōu)化、實地考察、一價全含、推行金牌導游管理體系、特色餐飲適配等方面提升目的地服務品質。途牛還將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爾代夫、毛里求斯以及美洲等目的地持續(xù)拓展直營地接。
途牛旅游網CEO于敦德表示:“我們將復制出發(fā)地能力到目的地,全面拓展目的地服務網絡。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中國游客要求更好的服務和出行體驗。然而傳統(tǒng)目的地服務存在行業(yè)痛點,因此,我們將通過目的地服務網絡的建設,繼續(xù)提升產品品質、改善客戶體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