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大數據中心電力和冷卻熱門新聞
從冷卻技術的案例研究到對可再生能源未來的預測,這些是2023年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數據中心電力和冷卻新聞。
對于數據中心領域的人來說,有關電力和冷卻的問題一直是今年許多最重要對話的中心。這是因為高效電力和冷卻的重要性是雙重的——既能節(jié)省資金,又能保護環(huán)境。
最終,隨著我們對數據中心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到存儲呈指數級增長的數據量,任何長期的行業(yè)增長都需要我們在電力和冷卻解決方案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從創(chuàng)新冷卻技術的案例研究到對可再生能源未來的預測,以下是迄今為止的十大數據中心電力和冷卻新聞:
1、提高數據中心的溫度對硬件有好處嗎?
Equinix計劃通過將數據中心溫度提高到標準范圍之外來降低能耗,這引起了一些專家對硬件安全的擔憂。在這里,我們調查了Equinix計劃的潛在收益和風險,以及在其他提供商觀察結果時為行業(yè)樹立先例的潛力。
2、數據中心正在失去冷卻能力
在最新的AFCOM數據中心狀況報告中,冷卻成為一個關鍵問題。Bill Kleyman評估了結果,并討論了數據中心領導者為管理密度和氣流以及提高冷卻能力,而采取的創(chuàng)造性解決方案。
3、數據中心利用制冷為房屋供暖
北歐國家的數據中心,包括QTS、Digital Realty和Equinix,正在重新利用冷卻操作中的多余熱量,為附近的家庭提供負擔得起的熱量。了解數據中心和當地社區(qū)之間的這種共生關系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并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
4、摩爾定律的終結對數據中心行業(yè)意味著什么?
計算能力增長的放緩,標志著摩爾定律的終結或衰退,這對數據中心行業(yè)具有重大影響。在后摩爾定律時代,工作負載優(yōu)化變得至關重要,企業(yè)可能會采用容器化和云成本優(yōu)化等策略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了解處理器進步放緩對功耗、冷卻要求和數據中心設計的影響。
5、水下數據中心真的實用嗎?
水下數據中心具有豐富的空間、低冷卻成本和可持續(xù)能源的優(yōu)勢,最近越來越受歡迎。然而,硬件維護、網絡連接、物理安全和能源采購方面的挑戰(zhàn),使得其實際實施不確定。
6、為什么不能僅使用可再生能源為數據中心供電?
可再生能源正在興起,但數據中心能否100%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電力?Chris Tozzi探討了僅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潛在解決方案為數據中心供電的局限性和挑戰(zhàn)。Tozzi認為,盡管對于大多數數據中心來說,僅使用可再生能源運行可能還不切實際,但仍然值得嘗試。
7、數據中心物理基礎設施銷售猛增
數據中心電力和冷卻設備以及其他物理基礎設施的銷量正在激增,預計這一勢頭將持續(xù)全年。仔細研究推動數據中心設備需求的因素及其對該行業(yè)的影響。
8、什么是數據中心電力使用效率(PUE)?
電力使用效率(PUE)是優(yōu)化數據中心能源消耗的關鍵指標。重點了解PUE指標的組成部分、優(yōu)點和挑戰(zhàn),以及如何使用其來實現更環(huán)保、更可持續(xù)的數據管理方法。
9、英特爾放棄數據中心冷卻研究“大型實驗室”計劃
英特爾決定放棄一項重要的數據中心冷卻研究項目,引發(fā)了人們對數據中心行業(yè)冷卻創(chuàng)新的質疑。探討導致英特爾做出這一決定的因素,以及這可能預示著該領域主要參與者的未來發(fā)展。
10、HoMEDUCS保持模塊化數據中心冷卻的獨特方法
今年4月,美國能源部宣布資助15個項目,旨在為數據中心開發(fā)高效、可靠的冷卻技術。其中,Joe Milan著眼于一個項目,以及其如何減少模塊化數據中心與冷卻相關的能源消耗。
- T-Mobile、AT&T和Verizon的光纖大戰(zhàn),誰將勝出?
- T-Mobile、AT&T和Verizon的光纖大戰(zhàn),誰將勝出?
- 心系災區(qū),火速馳援!通鼎集團捐贈款物500萬元支援華北地區(qū)抗洪救災
- 規(guī)范電話營銷,告別“騷擾”時代:三大運營商統(tǒng)一外呼營銷號碼
- 美情報機構頻繁對我國防軍工領域實施網絡攻擊竊密
- 谷歌擬斥資6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建設數據中心
- 谷歌擬斥資6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建設數據中心
- 上半年手機產量7.07億臺,其中智能手機產量5.63億臺
- 韓國政府投資打造國家級AI GPU基礎設施
- 上半年手機產量7.07億臺,其中智能手機產量5.63億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