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口機械領域,振華重工旗下的岸橋產品占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12月1日,振華重工董秘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振華23”輪裝載的4臺美國新奧爾良岸橋已經發(fā)運,目前即將靠岸交付。
一舉成為全球“港機之王”之后,如何讓上海長興島基地的5千多臺設備、數十萬件物料和1.5萬名員工保持高效運轉和安全流動,是振華重工近幾年在重點思考的問題。
面對超大規(guī)模廠區(qū)、復雜移動場景和海量設備,上海電信給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和落地應用,雙方在人員安全、物流管控、資源管理等方面正共同合作,逐漸化解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下遇到的挑戰(zhàn),進一步為推動制造基地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樣本。
5G讓設備“隨時在線”
走近上海長興島基地,牽引車、液壓平板車、叉車、吊車、登高車……這樣的流動機械有600多臺。
“比如1號碼頭需要流動機械前去作業(yè),擱在以前,不知道最近的、最合適的車輛在哪里,所以有可能從4號碼頭派車過去?!闭袢A重工設備基建部調度運輸處處長許鵬說道。這種情形下,設備利用率低、作業(yè)效率低、資源浪費大、油耗高,這些還間接增加了公司的交通壓力,對交通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現在,基地內的流動機械集控中心可以實時掌控它們的位置狀態(tài)及運動軌跡。在此基礎上,車輛調度變得高效,生產單位申請車輛就像網約車一樣,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操作。
據了解,系統(tǒng)收到申請后,會結合車輛類型、位置、狀態(tài)以及駕駛員熟練程度等各種因素進行邏輯判斷,自動查找和匹配合適的作業(yè)車輛,從而提高調度效率,確保車輛就近使用,減少空跑幾率,節(jié)約燃油消耗。
“這樣的改變是源自于上海電信為我們定制化開發(fā)了作業(yè)車輛監(jiān)控調度及管理系統(tǒng),現在已經非常成熟?!闭袢A重工長興分公司信息中心戴昊說道。
5G讓違規(guī)作業(yè)無所遁形
隨著5G等新技術的普及應用,振華重工和上海電信的合作也在不斷升級,從之前以“車輛”管理為中心轉向以“物件”為中心。在5G與物聯網的助力下,園區(qū)內的員工、設備、物料、工位逐步實現了數字化管理。
起運車間是吊車、叉車、登高車等作業(yè)車輛的“母港”。12月1日下午2點半,長興基地起運一車間,一輛叉車完成作業(yè)之后緩緩返回場地內。從外形上,這輛叉車和普通叉車沒有差別,但是“內在”卻大不一樣,車輛安裝了數據采集設備和攝像頭。
“主要有三重目的,一是采集流動機械本身的數據,比如所處位置、運行狀態(tài);二是通過人臉識別進行準駕管控;三是進行行為監(jiān)測,及時發(fā)現違規(guī)行為?!痹S鵬說道。
據該車間工作人員介紹,所有作業(yè)車輛的駕駛員信息都已錄入系統(tǒng),建立了數據庫。在5G超大帶寬的支撐下,實現對圖像采集、處理和分析的實時處理,對駕駛人員進行準駕管控。無證、證件過期,或者未被授權的人員,即使拿到車輛鑰匙,也無法啟動車輛。
除人員鑒權外,在駕駛作業(yè)車輛時,駕駛人員撥打接聽電話、抽煙,或瞌睡等行為同樣存在違規(guī),“利用5G超大帶寬特性,車輛可以通過采集實時圖像,并進行分析和處理,一旦發(fā)現了違規(guī)行為,后臺不僅會收到提示警報,駕駛樓內也會響起報警,提醒駕駛人注意,從而確保危險操作行為能被立即發(fā)現、立即停止、立即糾正?!闭袢A重工長興分公司設備基建部經理謝許敏這樣表示。
5G實現生產資源智慧統(tǒng)籌
“5G、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應用后,經過對項目應用前后數據統(tǒng)計,公司廠內物流油耗下降了24%,人工下降了10%,每百萬工時事故率下降了24%。”謝許敏說道。
振華重工的長興基地內有1.5萬名職工在這里工作、生活,加之大量家屬人員,基地的人口規(guī)模超過2萬人。如何有效做到人員管理,振華重工已利用人員AI管理識別等技術對使用對象進行工單申請、物資申請、駕駛員用戶、調度人員、審核人員、超級管理員等多種角色的權限劃分。
在這樣的港口機械制造大型基地,會涉及到大量的設備零部件、配件等原材料,為滿足業(yè)務高可靠性、高復雜性需求,生產管理需要更加精細化。在5G網絡的支撐下,基地打通各環(huán)節(jié)實現了信息的透明共享,以及物流全過程可視。
據悉,在物料流轉環(huán)節(jié),上海電信通過對園區(qū)物料進行信息化編碼和流轉,可形成園區(qū)物料體系,追蹤物料走向,輔助生產節(jié)點;通過應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對貨物的配載及配送路線等情況進行智能計算,并給出最佳貨物配載方案及最優(yōu)運輸路徑,更加智能地實現了資源規(guī)劃,并有效地提升了振華重工園區(qū)內的貨物配送效率,縮短產業(yè)鏈周期。
“基于5G網絡,振華重工正逐步完成園區(qū)內‘人、機、料、法、環(huán)’的隨時在線、萬物互聯,繼而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生產現場主動安全、生產過程與項目全成本鏈信息化、數字化動態(tài)管控,發(fā)展成為更加完善的數字化工業(yè)場景。”上海電信崇明局長興商企支局負責人樊萍表示。
- 藍牙信道探測:室內傳感領域的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 混合云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越來越多企業(yè)都在用?
- 物聯網合規(guī)指南:應對當今監(jiān)管挑戰(zhàn)的策略與實踐
- 醫(yī)療物聯網如何重塑患者安全
- 為什么要構建能源系統(tǒng)的網絡彈性
- SRv6核心標準RFC9800發(fā)布,互聯網技術又一次飛躍
- 千家周報|上周熱門資訊 排行榜(06月30日-07月06日)
- 從自動化到自治化:Agentic AI重塑工業(yè)未來
- 國產機器狗速度突破每秒10米,刷新世界記錄;聯通發(fā)布智慧社區(qū)平臺3.0 助力未來社區(qū)建設——2025年07月07日
- 自動化2025:重塑世界的四大自動化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