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北京國際互聯網科技博覽會暨世界網絡安全大會”在京開幕。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企業(yè),360在展會上攜旗下各類網絡安全“黑科技”產品亮相。其中360手機受到了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與其他主打安全的手機相比,360手機不僅僅是加入了一顆安全芯片這么簡單,而是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的全方位的安全防護。憑借著360在互聯網安全方面十余年的積累,旗下的360手機品牌被業(yè)內人士稱為“最安全的手機”.
獨家定制銀行級安全芯片
360手機聯合全球領先的銀行卡安全芯片服務商歐貝特、英飛凌經過一年多的研發(fā),首次把安全芯片運用到Q5系列手機產品上。普通手機把密碼、指紋等隱私信息保存在機身存儲中,和平常保存的圖片,視頻,應用等信息是同一個地方,容易受到木馬和病毒的攻擊從而導致隱私泄露。與普通手機不同的是,360手機獨立安全芯片把密碼、指紋等私密信息存儲到獨立銀行級安全芯片中去,獨立于安卓系統,是目前行業(yè)內最安全的加密解決方案。
安全雙系統
私密系統
360手機搭載360 OS 2.0系統,擁有獨立的私密系統和銀行系統,能夠有效的保護用戶的隱私和財產安全。獨立的私密系統由安全芯片進行加密和保護,用戶的私密文件、照片、視頻、通話記錄以及應用軟件等全部可以添加到私密系統,這個獨立的私密系統不會在桌面設置任何入口,只有用戶自己知道進入的方法,徹底防止隱私文件泄密。
財產系統
針對用戶的財產安全,360 OS 2.0內置了獨立的財產系統,財產系統會自動識別支付寶、股票、網銀等金融類軟件。當用戶使用這類軟件時,系統會自動將這類軟件隔離到支付全隔離安全屋中,創(chuàng)造最安全的支付環(huán)境。用戶進行支付行為時,如果系統監(jiān)測到當前wifi不安全的時候提醒用戶斷開,并為用戶提供虛擬的WiFi安全通道。
用戶在財產隔離系統中進行網購支付或者轉賬操作時,財產隔離系統會提供最安全的網絡和運行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中木馬病毒和山寨軟件及都無法運行。財產隔離系統還特別對支付鏈接進行鑒別和保護,同時對支付類短信進行單獨保護,防止惡意程序的攻擊和竊取,全方位的保證財產安全。
除此之外,360手機在通信加密、手機防盜、詐騙電話識別、偽基站識別等方面都做了細致的優(yōu)化,其全方位的安全防護系統得到了業(yè)內人士的認可。360手機不僅安全功能出眾,使用體驗也并不遜色。
360手機分為Q、N、F三個產品系列,本次展會分別展出了三個系列的最新產品Q5/Q5 Plus、N5、F5.其中360 Q5 Plus為高端旗艦產品,內置銀行級安全芯片。采用了高通驍龍820處理器,4GB/6GB+128GB的內存組合,性能十分強悍。搭配6英寸1080P三星AMOLED屏幕,顯示效果清晰艷麗。內置3700mAh電池,支持QC3.0快充技術,續(xù)航表現優(yōu)異。
360 Q5 Plus
360手機N5為今年新上市的新品,N5配備了高端旗艦機型才有的6GB大運行內存,讓多任務運行更加流暢,并有6GB+32GB/64GB ROM兩種版本可選,采用了5.5英寸1080p的屏幕,高通驍龍653處理器以及4000mAh大電池,支持QC3.0快充技術,一舉解決大部分手機續(xù)航不足這個痛點,前置800萬+后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拍照效果清晰細膩。加上N5還配有業(yè)界首創(chuàng)的Infinity(無線分身)、FastZone(加速空間)、Transform(極速任務區(qū))三大黑科技,讓N5操控自如,切換任務更是急速,暢快運行多任務。該機標準版手機僅為1399元,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6GB內存手機。
360手機N5
360手機F5
作為F系列最新上市的機型,360手機F5同樣采用了金屬機身設計,堪稱顏值、安全的最佳結合,便攜性和使用舒適性極強。作為F4安卓小蘋果的升級產品,F5的綜合表現更為出色。正面板采用5英寸2.5D懸浮曲面玻璃,機身厚度控制在超薄的7.8毫米,加上28納米制程工藝的4核芯高效芯片,做到了性能與顏值兼具。該機僅599元的售價,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 理想i8純電SUV上市:32.18萬起售,續(xù)航720公里,六座布局能否打動消費者?
- 理想i8設計像游艇?李想自曝初看嫌丑:后來真香了
- AI初創(chuàng)企業(yè)2025年或吸金超全球風投半數
- 馬斯克透露特斯拉-三星芯片代工合同:165億美元只是起步價
- 淘寶閃購7月爆發(fā):超1.2萬新店入駐 品牌數翻倍
- 中科聞歌WAIC 2025:技術突破背后的冷思考
- OpenAI進軍AI硬件領域 劍指下一代移動設備創(chuàng)新
- 阿里云開源三款AI視頻生成模型 通義萬相2.2版本亮相
- 特斯拉或推小型皮卡 是否"迷你版Cybertruck"引猜測
- 法拉利工廠驚現小米SU7 Ultra,疑為下一代電車平臺測試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