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音樂擬分拆赴美上市,天價版權是福是禍?
文/竺若憶 GPLP
7月8日,騰訊控股(0700.HK)發(fā)布公告稱,擬分拆其在線音樂業(yè)務,謀求赴美IPO。目前騰訊在線音樂娛樂業(yè)務由旗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騰訊音樂)經營,香港聯交所已確認可進行分拆。
建議分拆的條款(包括發(fā)行規(guī)模、定價范圍及本公司股東保證獲得的騰訊音樂證券數量)尚未確定,將于適當時候給以進一步公告。
建議分拆須待獲得有關當局批準騰訊音樂證券上市及買賣以及本公司董事會及騰訊音樂董事會作出最終決定后,方可作實。
騰訊音樂擁有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三款音樂產品。據目前可知,騰訊音樂的股東主要是騰訊、Spotify(持有騰訊音樂大約9%的股份,價值9.1億歐元)、以及新華聯等20余家機構投資人。今年3月,騰訊公司執(zhí)行董事劉熾平
曾解釋過騰訊音樂有可能被分拆,原因是騰訊音樂在發(fā)展過程中進行了并購,股東結構更適合分拆。而此次尋求上市一部分很可能也是基于機構投資人退出的需求。
版權之福
毫無疑問,目前國內音樂市場之爭還是集中在版權問題上。騰訊音樂至少擁有22家唱片公司的版權,包括華納、索尼、環(huán)球、以及阿里音樂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相信、寰亞等音樂版權的轉授權,曲庫規(guī)模達到1700萬首,穩(wěn)居國內首位。
此外在2016-2017年間,騰訊音樂通過一次次并購,占領了中國流媒體音樂市場約78%的份額。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今年5月,騰訊音樂已坐擁7億活躍用戶,占中國流媒體音樂市場78%的份額。
憑借著強大的版權優(yōu)勢以及聚集而來的平臺流量,資料顯示,騰訊音樂2016年凈利潤近6億元;2017 年凈利潤超18.8億元,騰訊音樂毫無疑問目前是中國市場的老大。
版權之困
在國內音樂市場的版權之爭中,騰訊音樂和別的音樂公司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騰訊音樂已經脫離了虧損的泥潭,而別的音樂公司都還在燒錢的階段苦苦掙扎。比如后起之秀網易云音樂,在2017年虧損嚴重,靠融資一直掙扎著,去年又融了7.5億元。但是相比騰訊來說,網易云音樂雖然在曲庫規(guī)模上不占優(yōu)勢,但其用戶忠誠度和參與度較高,97%的歌曲都被完整聆聽至少1次。相關資料顯示網易音樂成為最受25歲一下年輕用戶的青睞。
此外,在付出天價的版權費之后騰訊面臨的卻是變現率不高的問題,在騰訊音樂的收入結構中,付費業(yè)務的盈利占比并不是很高,2017年的付費用戶為1700萬,轉化率只有2.8%。
雖然有廣告,會員等費用的支撐。但是對標今年4月在美國上市的Spotify,目前的市值為310億美元。Spotify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免費服務中的廣告和付費用戶的訂閱,目前Spotify的年付費用戶為6400萬,付費轉化率達到了43%。
天價版權給騰訊音樂帶來競爭力的同時,也成為懸在其頭上的成本利劍。未來,如何擴大付費用戶轉化率,探索更豐富的盈利模式是騰訊音樂需要面對的問題。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