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說3月6日 OpenAI的"博士級智能體"以2萬美元每月的天價橫空出世,瞬間撕裂科技圈認知。這場定價狂歡背后,究竟是AI技術的價值重構,還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資本游戲?為此我們詢問了以低成本著稱的DeepSeek,答案意味深長……
DeepSeek首先說,這是一個商業(yè)邏輯的致命悖論。美國資深教授年薪約24萬美元,而初級AI研究員僅12-15萬美元。人類博士不僅能完成算法任務,更能承擔決策責任與倫理風險。企業(yè)若真采購,等于承認其管理層連基礎人力成本核算能力都缺失。
DeepSeek接著稱,這是偽需求的皇帝新衣。該研究級智能體宣稱服務金融、醫(yī)療等高端領域,實為自欺欺人。頂級投行時薪2000美元的量化團隊,絕不容AI染指核心策略;藥企寧付百萬年薪給諾獎得主,也不會讓算法決定新藥生死。真正的買家,只會是那些需要“AI轉型”標簽裝點財報的三流企業(yè)。
DeepSeek進一步補刀,OpenAI GPT-4的代碼生成正確率不足65%,卻敢標榜“博士級”智能。OpenAI年虧50億美元的財務黑洞,急需天價產品輸血。這像極了2000年互聯(lián)網泡沫:給產品加個“e”前綴就能市值翻倍。
DeepSeek最后總結,OpenAI的天價智能體撕開了AI行業(yè)的隱秘傷疤——當技術突破停滯,資本只能靠包裝概念續(xù)命。2萬美元每月的定價,本質是給算法披上博士袍的拙劣表演。
不得不說,作為低成本高品質AI的代言人,DeepSeek這點評可謂火力全開、刀刀致命,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 華為手機重登王座:?整體市場份額第一,折疊屏份額超72.6%
- OpenAI“移情”甲骨文:美國5000億AI項目易主,軟銀孫正義慘遭背刺
- 蘋果進場收割折疊屏??售價1800美元起,利潤率高達58%
- 馬斯克“瘋”了?大模型300美元包月,比OpenAI貴一大截
- “鴻蒙之父”王成錄:替代安卓只是鴻蒙價值的不到5%
- “留下的得學會AI”:微軟裁員1.5萬不是終點,而是 AI 篩選員工的起點
- 離了個大譜!OpenAI被Meta挖人逼瘋,股權激勵比營收還高19%
- 鴻蒙微信手機版負責人:終極目標是對齊安卓和iOS,甚至超過iOS
- 美國服“軟”!解除EDA出口限制,芯片設計不再卡脖子
- 安卓偷跑流量,谷歌被罰22億:原來底層代碼藏著暗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