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AI、3D、VR技術,學生可以直觀地開展化學、生物、物理、科學等學科的虛擬實驗。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在福州舉辦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并在福州格致中學、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開展了中學生物、小學科學學科的虛擬實驗公開課。此次培訓活動共吸引了全國多地小學科學和初、高中生物學科教師以及相關業(yè)內人士近百人參加。
福建省電化教育館館長滑文革、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亮在會上致辭;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介紹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及試點工作要求;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胡薇,福建小學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管委會主任張航作專題報告。
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在福州舉辦
全國6個實驗區(qū)68所學校試點虛擬實驗教學
近年來,我國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創(chuàng)新步伐,教育部門對實驗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11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要求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式,促進傳統實驗教學與現代新興科技有機融合,切實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此背景下,中央電化教育館啟動了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資源開發(fā)和試點工作。今年5月,中央電化教育館面向全國中小學正式啟動虛擬實驗教學實驗區(qū)(含實驗校)遴選工作,通過實驗試點應用,進一步完善虛擬實驗教學資源體系,并進一步提升平臺服務能力,為下一步的逐步推廣普及打下基礎。
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介紹試點情況
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介紹,試點內容包括建設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全面覆蓋中學生物、物理、化學和小學科學等學科,配合學科課程實驗教學需求,融合AI、3D、VR等科技,通過開發(fā)虛擬實驗資源庫、仿真實驗器材和虛擬實驗軟件,構建穩(wěn)定、安全、逼真的實驗模擬操作環(huán)境,科學助力實驗教學質量提升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截至目前,中央電化教育館已經在福州、武漢市漢陽區(qū)、成都、廣州、銀川、邯鄲等6個實驗區(qū)的68所中小學開展虛擬實驗教學試點。
中小學推進虛擬實驗教學將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我國中小學實驗課開課率低,存在設備不足、實驗過程危險性高、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隨著教育部要求健全實驗教學評價機制,中小學推進虛擬實驗教學將成為一種趨勢。
福建小學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管委會主任張航認為,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在充分利用學?,F有硬件的情況下,做到了學校能用,老師愛用,教學管用。福建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胡薇也認為,通過技術提高實驗的時空效率,能夠實現學習思維的進階,促進學生的自主、自由和自覺發(fā)展。
作為虛擬教學實驗區(qū)之一,福州已有多所學校“嘗鮮”,將AI、VR等技術融合的實驗課程帶進課堂。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亮表示,近年來,福州已經在一些學校建立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在高中、初中學段的物理、化學學科探索虛擬實驗與真實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希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目前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一些成效,未來福州會繼續(xù)推動虛擬實驗的推廣和探索,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福建省電化教育館館長滑文革在培訓會上致辭
福建省電化教育館館長滑文革表示,福建是較早實施教育信息化的省份之一,在互聯網、AI、VR等技術發(fā)展的背景下,福建省電化教育館將繼續(xù)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和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大力開展教學資源應用,實現共建共享。
“未來課堂”幫助學生實現更高效的學習
戴著VR眼鏡進入3D虛擬空間,微觀仿真實驗環(huán)境幫助學生觀察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細節(jié)……隨著新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未來課堂”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20日下午,福州格致中學高一學生應用VR設備上了一堂生物課
相比傳統課堂實驗,高精度3D、VR資源,可以讓實驗最大程度接近真實實驗操作規(guī)則,實現視覺、聽覺、觸覺全方位沉浸式體驗,增加學習趣味。同時,虛擬實驗教學有效規(guī)避有毒氣體和有風險的操作,幫助師生實現安全的實驗觀察。此外,微觀仿真實驗環(huán)境,便于學生觀察肉眼不可見的微觀細節(jié)和觀測時間跨度較長的實驗,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好地輔助老師教學。
作為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工作的合作伙伴,網龍華漁教育與中央電化教育館圍繞實驗資源、軟件和服務系統展開合作研發(fā)。
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qū))董事長俞飚
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qū))董事長俞飚表示,網龍依托互聯網基因以及創(chuàng)新設計思維,率先布局VR+教育、AI+教育,并已將新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成為數字教育行業(yè)的領跑者。未來網龍華漁教育將繼續(xù)聯手中央電化教育館,結合自身的技術、資源等優(yōu)勢,響應國家政策及號召,致力于以現代信息技術提升中小學實驗教學水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