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一個略微“憤怒”的兄弟跟G哥說:房價高是吧?提高房產(chǎn)稅;打車難是吧?提高打車價;開車堵?收擁堵費。G哥認為這樣的話是有失偏頗的,太過于粗暴了。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不是簡單的某個原因就可以解釋某一現(xiàn)象的,像擁堵費這種與我們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不能一棒子打死,應該理性思考。
A君跟G哥說到:“我就差‘思考’不用開車了,你還告訴我理性?”
G哥:“假如在帝都水泄不通的三環(huán)上的時候,交5塊錢就可以有一條能讓你順利到家的路,你愿意嗎?”
A君立刻含情脈脈的低下了頭道到“人家,愿意。”
G哥:“滾......正經(jīng)點。”
其實我們來算一筆小賬,假如5塊錢的擁堵費可以讓你節(jié)省5分鐘,當你5分鐘可以掙5塊錢以上時,你是賺的。這樣算的話,相信很多人是可以接受的,但這是建立在“擁堵費”可以保證不堵的情況下。這時B君又表示,“那我這種一小時都掙不了5塊錢的就算沒有路權了唄?”不難看出,這兩人在乎的無非是擁堵費是否有效,又是否公平。
收取擁堵費是否公平?
B君這種人會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道路是所有公民共同享有的。但從另一方面說,所有擁堵路段行駛的車輛,都會給該道路的環(huán)境、效率、經(jīng)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換言之,就是這些擁堵路段的行駛車輛應該為此權益所產(chǎn)生的負面效應買單。雖然道路行使權是全民所有,但是并不是所有公民都行駛了這種權利。所以行駛在該區(qū)域的車輛可以說是受益者,說low點就是“占了便宜”。讓他們交點錢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這個收費的影響范圍是不同的,首先擁堵費對高收入人群顯然不會有太大影響,無車族自然也受不到影響,它僅僅只作用于中等收入的有車族。
私家車收費,那公車該如何呢?如果公車禁行的話,我估計會比較好。至于這個費用如何收,收多少,那就是“有關部門”該做的功課了,我們該來關心下交了這個“公平”的費用之后,是否能不堵呢?哪怕少堵一會兒也好。
擁堵費是否能有效緩解擁堵?
首先,我們單單從表面上看,是會有一些人因為擁堵費,而避開擁堵路段。這在經(jīng)濟學上是說得通的,但該政策在實施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導致一系列的不合理。而且這個費用目前是不確定的,這個“價位”對于哪些人群來說是敏感的呢?收十塊或者二十塊,有多少人會在乎呢?而且這個東西會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越來越不敏感。比如高昂的房價,從來沒有嚇退過買房的人,也許這個比喻不太恰當。
收取擁堵費之后,一部分選擇避開,另一部分人會選擇公共交通。事實上擁堵費也是在利用經(jīng)濟杠桿作用把私家車的乘客“攆到”公交地鐵上,但這樣做的前提是,必須有發(fā)達、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而北京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我想用不著什么數(shù)據(jù)來說明它的脆弱了吧?這一部分人坐了地鐵險些“喪命”之后,還是老老實實去路上堵著吧。當初地鐵漲價,沒有多少人因此而變成開車出行吧?同樣的,收取擁堵費后,也很難把一部分人趕到公共交通中。因為公共交通已經(jīng)沒有地方了。
而且目前,神秘的“有關部門”也沒有提供實證的數(shù)據(jù),沒有任何的調(diào)查研究,也沒有辦法證明或者說可以合理推測:收取擁堵費后能夠有效降低擁堵,而且根本沒有提出任何辦法區(qū)分擁堵的造成者和受到擁堵困擾的人。這時可能有人說,國外有“成功”的案例。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顯然,“擁堵費”并不是社會主義特色的收費,“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早就實施過了。比如英國倫敦、瑞典斯德哥爾摩、新加坡、日本東京等少數(shù)幾個城市。但這些城市收取擁堵費之后,效果并不怎么樣。比如倫敦,2003年提出的政策,在短時間的成效之后,在2008年就又堵回來了,還遭到了民眾的抗議。
而且這幾個城市的人口密度、公共交通系統(tǒng)完善程度,都不是北京能比的。
紐約曾經(jīng)也想過復制倫敦的經(jīng)驗,最后經(jīng)過研究和公民抗議,并沒有實施。而且美國在2009年也發(fā)布了一個研究報告,有幾點比較重要的結(jié)論:第一,倫敦收取擁堵費的效果并不如提高車位費;第二,存在性價比更高的方案;第三,造成了分配問題、轉(zhuǎn)移效應,對窮人和富人的影響是不同的。
結(jié)語:因此就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收取擁堵費很可能是一種效率低、效果短、成本高的方案。而且具體的實施方法,以及收費之后用于何處,有關部門也沒有明確表示。如果說,所有擁堵費收入和支出都公開透明,并且能夠用于改善公共交通,那G哥相信,大家也是愿意的。最后,希望帝都可以拿出有信服力的數(shù)據(jù)或者研究可以表明收取擁堵費會“收之有效”,并且有合理合法的收費方案推出,以及公開透明的費用支出。
- 保時捷營業(yè)利潤暴跌91%!面臨中國市場疲軟和電動化轉(zhuǎn)型緩慢雙重挑戰(zhàn)
- 售價7.48萬的元UP 301KM領航型來了,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就得這么選
- 元UP加推301KM領航型:售價7.48萬元,入門即高配
- 2025上半年比亞迪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2025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超47萬輛 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排名首次超越特斯拉
- 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正式成立
- 方程豹獎勵見義勇為車主全新豹5 越野新王硬核安全筑起生命防線
- 馬斯克罕見示弱 特斯拉股價暴跌8% 市值不足萬億美元
- 特斯拉利潤暴跌42%:汽車帝國的AI轉(zhuǎn)型陣痛與生存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