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取代石化能源是能源發(fā)展的大勢所趨,而在汽車領域,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tǒng)的燃油車一直處于輿論中心,今年5月20日,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在京發(fā)布《中國傳統(tǒng)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報告,報告中綜合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及排放目標,對燃油車的退出時間進行了分析預測,提出中國有望于2050年以前實現(xiàn)傳統(tǒng)燃油車的全面退出,而以北京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公交車、物流車、出租車以及網約車市場或將提前到2020年實現(xiàn)全面新能源化,私家車的全面新能源化有可能在2030年前后完成。
《2019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行為報告》發(fā)布
作為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代表性城市,北京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設施的發(fā)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12月北京市公用充電設施數(shù)據(jù)信息服務平臺e充網(簡稱北京市級平臺e充網)發(fā)布《2019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行為報告》(簡稱《充電行為報告》),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復盤了2019年1-10月北京市電動汽車用戶使用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的充電行為習慣。
《充電行為報告》中顯示北京市公用充電設施快慢充比例為3:2.2,快充樁數(shù)量明顯多于慢充樁,對于電動車主而言,公用充電設施主要起到快速補電的功用,大量的快充樁能夠為車主在臨時補電、緊急充電中起到作用,幫助北京市電動汽車車主解決里程焦慮,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帶來極大的促進。
另外,《充電行為報告》表明,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充電用戶平均單次充電電量為22.15度,平均單次充電金額為31.87元。快充樁用戶平均單次充電時長為1.32小時,慢充樁用戶平均單次充電時長為5.09小時。
1-10月每晚11時為北京市充電高峰時段
根據(jù)《充電行為報告》顯示,縱觀北京市而言,公共充電設施的充電高峰時段分別為早8:00、下午16:00、晚23:00。從早上四點開始,全市公共充電設施充電電量開始逐漸拉升,在早8:00達到第一個峰值,然后開始下滑,至下午16:00達到第二個峰值,之后電量開始大幅度跌落,到晚22:00開始回升,晚23:00充電電量達到全天最高峰。
將充電高峰時段細分到北京市各行政區(qū),通過《充電行為報告》可以清晰看出,朝陽區(qū)、西城區(qū)、東城區(qū)、豐臺區(qū)、海淀區(qū)等人流密集行政區(qū)的充電高峰時段主要圍繞在15:00-18:00之間。房山區(qū)、昌平區(qū)、通州區(qū)、門頭溝區(qū)等行政區(qū)的充電高峰時段則主要圍繞在21:00-23:00之間。
北京市及各行政區(qū)公共充電設施充電電量的變化,清晰表明全市充電需求的高峰時段,主要集中在交通晚高峰前后及夜晚休息前,而各行政區(qū)的充電高峰時段也說明,充電行為主要發(fā)生在三個區(qū)間段,早高峰、晚高峰,以及晚23點前后。而1:00-7:00的充電量最少,8:00-14:00的充電電量明顯少于15:00-0:00的充電量。
北京居民區(qū)公共充電設施充電量最高
在對北京市各所在地類型的公共充電設施充電電量分析中,《充電行為報告》顯示,2019年1-10月的充電量位居前四的場地是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工業(yè)園區(qū)/廠區(qū)、公共停車場。其中居民區(qū)公用充電設施是充電電量最高的所在地類型。
各所在地類型充電電量數(shù)據(jù)結合北京市各行政區(qū)充電高峰時段進行分析,北京市電動汽車車主更習慣于在22:00-0:00在個人居住地、14:00-18:00在個人工作所在地進行充電。而交通高峰期同樣也是充電高峰期,在交通高峰時段,有大量的電動汽車同時前往充電場站進行充電,擁堵的路況以及重疊的充電時段,嚴重影響車主的充電體驗。
《充電行為報告》的發(fā)布,對于電動汽車車主而言,可幫助車主合理的規(guī)避開高峰時段,選擇錯峰充電,科學規(guī)劃充電路線,避免面臨“一樁難求”的現(xiàn)象,遠離充電焦慮。并且《充電行為報告》也為充電場站建設企業(yè)指明充電熱區(qū),解決選址難的關鍵問題,為北京市充電設施場站的建設提供指引,助力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讓電動汽車車主體驗到優(yōu)質的充電服務。
(責編:肖蒙蒙)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