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車企披露6月及2019年上半年產銷數據快報。分析人士預計,重點城市“國六”提前實施令經銷商加速去庫存,下半年在基數效應下,預計汽車銷量增速降幅收窄并有望轉正。
預計7月新能源客車銷量提升
宇通客車(13.690,0.00,0.00%)6月份產銷數據快報顯示,2019年6月,宇通客車產量4367臺,同比增長4.3%;1-6月,累計產量2.44萬臺,同比下降4.52%。6月銷售4550臺,同比增長13.18%;1-6月累計銷售2.54萬臺,同比增長2.62%。中通客車(7.840,0.00,0.00%)披露的6月份產銷數據顯示,6月客車產量1581輛,同比增長8.36%;1-6月份客車累計產量6555輛,同比增長19.97%。6月客車銷量1722輛,同比增長6.49%;1-6月客車累計銷量6684輛,同比增長15.24%。*ST安凱(2.820,0.00,0.00%)披露的6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6月份客車產量448輛,同比減少11.64%;1-6月累計產量3273輛,同比下降5.62%。6月實現客車銷量320輛,同比減少27.27%;1-6月累計銷量3009輛,同比下降7.3%。金龍汽車(8.080,0.00,0.00%)披露的6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6月客車產量4878輛,同比下降5.57%;1-6月累計產量2.54萬輛,同比下降20.43%。6月客車銷量6387輛,同比增長27.03%;1-6月客車累計銷量2.6萬輛,同比下降9.4%。
5月8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fā)布2019年《關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指出設立5月8日到8月7日為新能源公交車補貼過渡期,過渡期補貼為2018年的0.6倍,進入執(zhí)行期之后補貼退坡50%以上。分析人士對此指出,補貼過渡期間預計會有搶裝行為,將直接帶動7月新能源客車銷量提升。
預計三季度開啟被動去庫過程
東風汽車(5.470,0.00,0.00%)披露的6月產銷快報顯示,6月,東風汽車產量1.23萬輛,同比增長6%;1-6月累計產量為7.57萬輛,同比增長11.50%;6月,東風汽車銷量為1.21萬輛,同比增長3.9%;1-6月累計銷量8萬輛,同比增長14.64%。江淮汽車(5.440,0.00,0.00%)披露的6月產銷快報顯示,6月,江淮汽車產量3.06萬輛,同比增長9.68%;1-6月,累計產量23.78萬輛,同比下降6.65%。6月,江淮汽車銷量3.18萬輛,同比增長11.5%;1-6月累計銷量23.5萬輛,同比下降6.8%。得益于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比亞迪(53.260,0.00,0.00%)銷量增長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2018年汽車行業(yè)出現了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2019年汽車行業(yè)銷量下滑趨勢仍然明顯。根據中汽協(xié)數據,2019年1-5月汽車銷量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15.8%、13.77%、5.2%、14.6%和16.4%,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xù)保持正增長。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發(fā)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19年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4%,環(huán)比下降3.6個百分點。專家稱,部分地區(qū)國六國五標準切換,為清國五車型庫存,經銷商出現價格倒掛現象;6月,不提前實施國六標準地區(qū)的經銷商也在為完成半年度考核而進行沖量促銷。
光大證券(11.450,0.00,0.00%)分析認為,預計下半年在基數效應下,汽車銷量增速降幅收窄并有望轉正。同時,由于2018年下半年以來需求增速持續(xù)下行,汽車經銷商庫存一直處于高位,渠道庫存未得到有效去化。重點城市“國六”提前實施令經銷商加速去庫存,預計今年5月至7月份本輪主動去庫過程有望結束,預計汽車行業(yè)大概率于三季度開啟被動去庫過程。
(責編:肖蒙蒙)
- 保時捷營業(yè)利潤暴跌91%!面臨中國市場疲軟和電動化轉型緩慢雙重挑戰(zhàn)
- 售價7.48萬的元UP 301KM領航型來了,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就得這么選
- 元UP加推301KM領航型:售價7.48萬元,入門即高配
- 2025上半年比亞迪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2025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超47萬輛 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排名首次超越特斯拉
- 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正式成立
- 方程豹獎勵見義勇為車主全新豹5 越野新王硬核安全筑起生命防線
- 馬斯克罕見示弱 特斯拉股價暴跌8% 市值不足萬億美元
- 特斯拉利潤暴跌42%:汽車帝國的AI轉型陣痛與生存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