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車訊
在2018年日內瓦車展前夕大眾之夜中,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向全世界宣布,大眾將規(guī)劃面向2030年甚至更加長遠的城市移動出行藍圖,在這個藍圖中,大眾集團要成為未來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大眾計劃到2023年,在未來出行、電動車、自動駕駛等方面投資340億歐元,為未來城市化出行提供解決方案。在日內瓦車展開幕后,新浪汽車獨家采訪了穆倫,他直言,340億歐元中的100億歐元將投入到中國,并對上汽和一汽這兩個長期的合作伙伴非常滿意。同時大眾正在與江淮一起在做未來的長遠規(guī)劃。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
340億歐元部分來自2017年的利潤
大眾集團340億歐元的投資力度與吉利90億美元購買戴姆勒將近10%的股權同樣值得媒體們關注。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穆倫顯得傲嬌與自信,“首先,大眾集團從財務方面和金融方面是非常踏實和穩(wěn)固的一個企業(yè)”。其次,2017年大眾集團擁有破紀錄的利潤。穆倫稱集團現有超過300億歐元的后備金。在未來,這筆投資大眾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力度來完成,不需要為了資金去變賣一些資產。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
關于如何制定出340億歐元這個數字,穆倫稱是在一張紙上羅列出未來要做的事要籌備的資金,就得出了這個數字。剛才說到的340億,其中有100億是在中國市場的投入,當然現在這是一種計劃性的數字,大眾集團每年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再進行適當的調整。
針對投資中國市場的100億歐元,穆倫稱大眾首先致力于關注前瞻性的工作,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向,大眾汽車集團成立了三個未來中心,分別設在中國北京、美國硅谷和德國波茨坦。三個未來中心中匯集了約200名“未來規(guī)劃師”,他們的工作是探索未來移動出行,以及實現這一目標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第二個方向涉及到移動出行服務,在中國大眾與出門問問的母公司進行了合作,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大眾汽車集團與出門問問分別占股50%,合資公司主要的業(yè)務是汽車領域的應用,母公司從事的是語音方面的研究和技術開發(fā)方面的工作。另外,大眾還在與首汽探討汽車共享方面的合作。大眾集團的監(jiān)事會還批準了與滴滴的子公司進行合作的項目,這個合作便于大眾對市場有更好的理解與分析。除此之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還發(fā)布了智能出行服務品牌逸駕(ezia),匯總了各種關于移動出行方面的服務和方案。
如何應對中國的消費升級
在中國汽車產業(yè)整體增速放緩的大趨勢下,車企的產品升級和推出豪華品牌是應對這一問題的其中一個辦法。穆倫稱大眾集團擁有很多相應的頂級豪華品牌,大眾希望這些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可以做得更成功,比如布加迪品牌在中國還沒有真正的發(fā)揮它的潛力。所以,大眾集團委任新的CEO Stephan Winkelmann先生,力圖把這個品牌可以在中國市場的定位做得更為成功。
奧迪Q6
奧迪Q6是一款配備氫燃料系統(tǒng)的SUV車型,最大功率為285馬力,配合1.8>
2017年保時捷全球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新車交付量約246,000臺,同比增長4%。中國再度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銷量突破71,000臺,同比增長10%。
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教授
在這個問題上經歷過電動汽車百人會談論的海茲曼教授補充道:關于中國電動汽車的發(fā)展,在三個月前提出了關于能量密度的新規(guī)定,大眾集團希望看到有更長遠規(guī)劃期限和更連貫性的法規(guī)出臺。
(責編:李碩)
- 保時捷營業(yè)利潤暴跌91%!面臨中國市場疲軟和電動化轉型緩慢雙重挑戰(zhàn)
- 售價7.48萬的元UP 301KM領航型來了,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就得這么選
- 元UP加推301KM領航型:售價7.48萬元,入門即高配
- 2025上半年比亞迪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2025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超47萬輛 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排名首次超越特斯拉
- 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正式成立
- 方程豹獎勵見義勇為車主全新豹5 越野新王硬核安全筑起生命防線
- 馬斯克罕見示弱 特斯拉股價暴跌8% 市值不足萬億美元
- 特斯拉利潤暴跌42%:汽車帝國的AI轉型陣痛與生存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