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安全設備生產商進行壟斷 遭歐盟重罰

新浪汽車訊

五大安全設備生產商進行壟斷 遭歐盟重罰

歐盟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對五家安全設備制造商處以3400萬歐元(約合4000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這些公司參與了針對日本汽車制造商的安全帶、安全氣囊以及方向盤的價格壟斷。

歐盟委員會負責監(jiān)管歐盟的競爭政策。該委員會表示,已確定在2004年至2010年期間,豐田、鈴木和本田的安全設備供應商對價格和市場進行了協(xié)調,并交換了敏感信息,從而進行壟斷。

高田公司被罰款1270萬歐元,豐田合成公司(Toyoda Gosei)被罰1130萬歐元,奧托立夫被罰810萬歐元,東海理化(TOKAI RIKA) 被罰款180萬歐元,Marutaka 被罰款15.6萬歐元。

全球排名第一的安全氣囊及安全帶生產商奧托立夫 2011 年曾表示旗下兩家位于德國的工廠成為調查對象。奧托立夫年初在監(jiān)管部門文件當中提到,公司截止到 9 月 30 日因委員會陸陸續(xù)續(xù)的調查已經累計損失 830 萬歐元。

歐洲委員在做此決定之前已經進行了長達 6 年的調查,始于 2011 年 6 月份。全球各大監(jiān)管部門對卡特爾壟斷行為都采取嚴厲打擊態(tài)度,或處以數(shù)億美元罰款,或將涉案領導人移送監(jiān)獄。

上月,歐盟以涉嫌壟斷柴油車價格及相關技術為由對戴姆勒、大眾集團及寶馬集團進行了突擊調查,一旦罪名屬實,三家公司將面臨年收入 10% 的處罰。

汽車行業(yè)內近來的調查當中,歐洲委員會也對卡車生產商組成的壟斷集團進行處罰,處罰金額高達 38.1 億歐元。其他正在調查當中的案件涉及到一些電子制動系統(tǒng)及電解質電容器生產商。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1-23
五大安全設備生產商進行壟斷 遭歐盟重罰
歐盟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對五家安全設備制造商因進行壟斷處以3400萬歐元的罰款。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