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車企的實力正在加速向前。日前,2017年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中國共有6家整車汽車入圍,包括上汽、東風、一汽、北汽、廣汽以及吉利,入圍數量與日本并列第一名,超過德國、美國、法國等。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車企的排名呈現出快速增長態(tài)勢,上汽排名已經超越了日產、寶馬等傳統(tǒng)跨國車企,而東風、一汽、北汽、廣汽排名也有了大幅提升。分析指出,與之前相比,中國車企的發(fā)展更具質量,自主品牌的高速發(fā)展,已經成為了排名快速提升的關鍵。
中國品牌需求質量增長本次榜單,中國車企繼續(xù)延續(xù)高速向前發(fā)展,在入圍車企數量中,已經與日本并駕齊驅,均為6家企業(yè)上榜。分別是,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41名,東風汽車公司位列68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位列125名,北京汽車集團位列137名,廣州汽車工業(yè)集團位列238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位列343名。較2016年排名相比,分別提升5、13、5、23、65位以及66位。
其中,廣汽集團排名上升幅度達21.5%,這是廣汽連續(xù)5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名增速位居我國國有汽車集團首位。
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實現整車銷量96.35萬輛,同比增長約31.65%,銷量增幅居國內六大汽車集團第1位,市場占有率上升至7.2%,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而東風在2016年,也累計銷量汽車427.7萬輛,高質量跨越400萬輛新臺階,同比增長10.4%,完成挑戰(zhàn)目標,銷量居行業(yè)第二位;全年實現營業(yè)收入5717.6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利潤同比增長7.4%,上繳稅費同比增長3%。
與之前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中國大型汽車集團已經從單純依靠合資品牌貼牌加工尋求規(guī)模效應,逐步轉變?yōu)閷で笃放菩?,開始注重核心技術開拓,尋求全體系力的競爭優(yōu)勢。
今年,廣汽集團發(fā)布了品牌全新戰(zhàn)略規(guī)劃,公布全新品牌口號“匠于心 品于行”,掀開技術升級、產品升級、產業(yè)升級等三大升級的序幕。到“十三五”期末,廣汽集團力爭成為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知名品牌,具有全球化影響力并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國際汽車集團品牌。
而東風汽車去年投入科技活動經費190.7億元,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7.2%,未來還將不斷提升。同時,東風汽車共獲得中國汽車工業(yè)科技進步獎5項,授權專利1317項,其中發(fā)明專利1526項,連續(xù)多年位居行業(yè)前列。
“廣汽研究院已在美國硅谷設立研發(fā)中心,并計劃年底設立底特律研發(fā)中心,為后續(xù)自主品牌產品進入北美市場提供技術支撐?!睆V汽研究院院長王秋景接受采訪時表示,廣汽研究院還將適時拓展其他地區(qū)海外研發(fā)中心,積極探索布局全球研發(fā)網,最終打造24小時“日不落”研發(fā)體系。
全球車企整體表現穩(wěn)中有進與中國車企快速發(fā)展相比,縱觀全球汽車行業(yè),傳統(tǒng)大型車企表現相對平穩(wěn)。
據了解,2017年共有23家車企進入全球500強,表現最為出色的是日本豐田,以2546.94億美元營收排名第五,相對去年排名上揚一位,位居所有車企第一位。緊隨其后為大眾,排名第七,營業(yè)收入為2402.63億美元。這也是汽車行業(yè)進入全球前十的兩家車企。
而第二陣營則為戴姆勒、通用、福特、本田、位居17位、18位、21位以及29位,營業(yè)收入為1694.83億美元、1663.8億美元、1518億美元以及1291.98億美元。從傳統(tǒng)跨國車企排名來看,整體變化相對較小,豐田排名上升了三位,大眾排名上升了1位,福特并沒有任何變化,而寶馬甚至下滑了一位。
從利潤來看,日本車企相對其他國家車企更高一點,豐田利潤達到168.99億美元。而第二名的大眾僅有59.37億美元,遠低于豐田,甚至不如戴姆勒以及通用。
- 保時捷營業(yè)利潤暴跌91%!面臨中國市場疲軟和電動化轉型緩慢雙重挑戰(zhàn)
- 售價7.48萬的元UP 301KM領航型來了,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就得這么選
- 元UP加推301KM領航型:售價7.48萬元,入門即高配
- 2025上半年比亞迪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2025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超47萬輛 領跑全球多個新能源汽車市場
- 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排名首次超越特斯拉
- 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正式成立
- 方程豹獎勵見義勇為車主全新豹5 越野新王硬核安全筑起生命防線
- 馬斯克罕見示弱 特斯拉股價暴跌8% 市值不足萬億美元
- 特斯拉利潤暴跌42%:汽車帝國的AI轉型陣痛與生存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