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騰訊之后,阿里也加入到無人駕駛領域。據《財新》報道,阿里團隊正在研發(fā)自動駕駛技術,已有車輛進行常態(tài)化路測。阿里巴巴官方稱,該科技由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率領研究,并且進展很快。
據悉,阿里團隊研發(fā)的自動駕駛技術,選取的技術路線為L4全自動駕駛,行駛由機器主導,在絕大多數場景下都不需要人的干預。阿里的路測車輛改裝自林肯MKZ,百度、英偉達和多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均采用了該款車改裝布置進行試驗。目前,阿里已有車輛進行了常態(tài)化路測,并具備了開放路段測試的能力。
圖|阿里巴巴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
早在今年1月14日,阿里巴巴首次出現在國際最大的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算法集KITTI道路場景分割排行榜上。榜單顯示,阿里人工智能團隊iDST獲得三項分割任務第一,包括UU_ROAD(鄉(xiāng)村車道)與UMM_ROAD(多車道)兩項特定場景任務,以及整個場景的綜合評測任務URBAN_ROAD(城市車道)。
除了阿里外,4月15日騰訊董事會主席、CEO馬化騰與一汽董事長徐留平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騰訊與一汽將在四個領域展開合作:場景研究,即探討用車場景用戶的需求和痛點;信息安全,騰訊科恩實驗室將為一汽提供車聯網安全方案;車聯網生態(tài),依托騰訊社交、地圖、娛樂、支付等資源構建服務生態(tài);云平臺及大數據,即在AI、精準營銷、大數據分析等領域探索研究應用。
至此,車聯網領域,BAT均已確定有相應布局。百度側重于自動駕駛和語音入口,阿里專注于打造汽車場景的底層操作系統(tǒng),騰訊則提供類似服務于車企的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